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化學形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emical Form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元素在環境中以某種化學特性的離子、分子、基團及其他化學物種(chemical species)或化合物存在的形式。汙染物的化學形態有多種。按電子得失能力的大小,有氧化態和還原態,如水中的五價砷為氧化態,三價砷為還原態。按原子間不同的結合狀態,有結合態和吸附態、離子態或配位態,如沉積物中的鐵錳氧化合物結合態、某些重金屬的吸附Fe3+離子態和(Fe(CN)6)3-配位態。按物化特性的不同,有顆粒態、膠體態、溶解態及可交換態等。重金屬之化學形態的變化是視水環境中各種物理化學參數,如氧化還原電位、pH值、離子強度、金屬元素濃度、各種無機和有機組成的種類與濃度等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參數也反映金屬元素在遷移轉化過程中發生配位與離解、吸附與脫附、沉澱與溶解、氧化與還原等過程。不同化學形態的化學物種對環境的影響和生物的效應大不相同,利用化學形態分析的方法研究汙染物遷移、轉化的過程,為水環境和土壤環境化學研究中的重要議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化學形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