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九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ㄧˇ
  • 部首外筆畫 1
  • 總筆畫 2
  • 漢語拼音 jiǔ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ㄗˋㄖㄢˊㄕㄨˋ˙ㄉㄜㄉㄧˋㄐㄧㄡˇㄨㄟˋㄉㄚˋㄒㄧㄝˇㄗㄨㄛˋㄐㄧㄡˇ」,ㄌㄚㄅㄛˊㄕㄨˋㄗˋㄗㄨㄛˋ「9」。
  2. ㄅㄧㄠˇㄕˋㄉㄨㄛㄕㄨˋㄉㄨㄛㄘˋㄖㄨˊ:「ㄐㄧㄡˇㄙˇㄧˋㄕㄥ」、「ㄐㄧㄡˇㄋㄧㄡˊㄧˋㄇ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九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ǔ
解釋:
  1. 介於八與十之間的自然數。大寫作「玖」,阿拉伯數字作「9」。
  2. 形容數量或次數極多。
    【例】九牛一毛、九霄雲外、九死一生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ǔ
解釋:
[名]
1.介於八與十之間的自然數。如:「七、八、九、十……。」大寫作「玖」。阿拉伯數字作「9」。
2.姓。如唐代有九嘉。
[形]
形容極多。如:「九霄雲外」、「九泉之下」、「九牛一毛」。
[副]
表示多數、多次。如:「九死一生」。《淮南子.脩務》:「公輸般設攻宋之械,墨子設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á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數] ] 數字。
  2. [[形] ] 形容多數。
音讀: ki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九] ] káu 條。
音讀: Káu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介於八與十間之自然數。如:「七、八、九、十……。」大寫作「玖」。阿拉伯數字作「9」。

2. 表示多數、多次。如:「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雲外」。《書經.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淮南子.脩務》:「公輸般設攻宋之械,墨子設守宋之備,九攻而墨子九卻之。」

3. 《易經》以陽爻為九。如:「乾卦.初九」。

4. 時令名。冬至起,每九日為一「九」。如:「數九寒天」。《鏡花緣》第六四回:「一日,正值臘月三九時分,天氣甚寒。」

5. 老。通「久」。《莊子.至樂》:「頤輅生乎食醯,黃軦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蠸。」清.郭慶藩.集釋:「李云:九宜為久。久,老也。」

6. 姓。如唐代有九嘉。

注音: ㄐㄧ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