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史特勞斯症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rauss Syndrome
作者: 王振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史特勞斯症候」係指具有學習缺陷的腦傷兒童所表現的行為。史特勞斯(Alfred A. Strauss)為一精神神經科醫生,在一九五○年代致力於腦傷兒童的研究與教育;他發現腦傷兒童中,常出現下列行為特徵:(1)分心:不自主的對環境刺激過度反應;(2)活動過多:常不停的亂動或操弄身邊的物品;(3)衝動而缺乏自制:行為缺乏組織,並有情緒困擾;(4)動作笨拙:動作反應差,常有跌跌撞撞的現象;(5)知覺功能失常:知覺與概念形成困擾,手眼協調不良。
  上述這些行為特徵,通常會造成學習的困難。有些學者便指稱這些其有學習缺陷的腦傷兒童的行為特徵為史特勞斯症候。由於此一名詞屬病因學上的概念,對於設計教學計畫或治療並無太大的助益,故目前漸不為特殊教育人員所採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史特勞斯症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