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師回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acher Feedback
作者: Robert W. Howe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觀察或評鑑一位教師的教學活動、行為及教學成效後,給予教師的訊息、評語或誇獎,均稱之為教師回饋。
  教師回饋曾是一個引人興趣的主題。有效的教師回饋與教師的正向行為、教學成效及改進一位老師的教學活動均有關。
  已有很多關於教師回饋的研究,文獻顯示教師回饋在下列的情況是有效的:(1)事前已知預期的行為、表現及活動之標準;(2)回饋是針對特定的事實;(3)即時的回饋或盡量的接近正在討論的活動;(4)回饋不具威脅性,理想上應是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無關;(5)回饋需來自可信賴且參與課程活動的人員;(6)回饋是持續的專業成長學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未預期的或獨立的事件;(7)有現成的模範或範例明示所希望達到的標準;(8)對未來之建議或修正是逐步的且可行的,可提供改進未來教學活動的參考。
  全無上述八點特質的回饋雖也可能造成正向的改變及態度。但是,研究顯示包含多項前述特質的回饋,有較高的比率達到正向的改變及態度。許多職前師資培育的學習活動中,教師回饋這一步驟是重要的一環。在小組教學(microteaching)、示範教學、試教、實習及其他類似的臨床教學活動,能力本位師資培育學程(Competency-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CBTEP)及成效本位師資培育學程(Performa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PBTEP),教師回饋均是重要的過程。
  在職培育中,教師回饋也是重要的。例如在改變一個學程或課程的計畫中,改進教師的計畫,能力本位及成效本位的教師評量,教師回饋均是很重要的。
  一個有效的具教師回饋的學程,不論是職前或在職教育,均需要教授付出可觀的時間。事實證明只有少數的機構及學校,能有足夠的人事以負擔一個有效的具教師回饋的學程。一個有效的具教師回饋的學程也需要有很清楚的預期目標及讓人們了解為何有此預期目標。不僅學校的領導者要清楚這預期的目標,同時這也應是學校同仁間的共識。美國、英國、加拿大、荷蘭等國的學校,正試圖建立這種共識。
  當督學及行政人員參與時,有「教師回饋」的學程將運作的更為有效且教師們將有更正向的態度。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師回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