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肥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ㄖㄡˋㄈㄥ滿ㄇㄢˇㄆㄧˊㄒㄧㄚˋㄈㄤˊㄐㄧㄠˋㄉㄨㄛㄖㄨˊ:「ㄈㄟˊㄆㄤˋ」、「ㄈㄟˊㄖㄡˋ」、「ㄈㄟˊㄋㄧㄡˊ」、「ㄈㄟˊㄇㄚˇ」。
  2. ㄅㄨˋㄆㄧㄣˊㄐㄧˊㄖㄨˊ:「ㄈㄟˊㄨㄛˋ」、「ㄈㄟˊㄊㄧㄢˊ」。
  3. ㄌㄧˋㄧˋㄈㄥㄏㄡˋ˙ㄉㄜㄖㄨˊ:「ㄈㄟˊㄑㄩㄝ」。
  4. ㄖㄣˊㄔㄨˋ˙ㄉㄜㄉㄚˋ便ㄅㄧㄢˋㄖㄨˊ:「ㄉㄨㄟㄈㄟˊ」、「ㄕㄨㄟˇㄈㄟˊ」、「ㄈㄟˊㄕㄨㄟˇㄅㄨˊㄌㄨㄛˋㄨㄞˋㄖㄣˊㄊㄧㄢˊ」。
  5. ㄋㄨㄥˊㄉㄧˋ˙ㄉㄜㄧㄥˊㄧㄤˇㄐㄧˋㄖㄨˊ:「ㄈㄟˊㄌㄧㄠˋ」、「ㄈㄟˊ」。
  6. ㄈㄟˊㄗㄠˋㄒㄧˇㄉㄧˊㄑㄩˋㄩㄥˋ˙ㄉㄜㄏㄨㄚˋㄒㄩㄝˊㄓˋㄆㄧㄣˇㄊㄨㄥㄔㄤˊㄔㄥˊㄎㄨㄞˋㄓㄨ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éi
解釋:
  1. 脂肪較多,體態豐滿。與「瘦」相對。一般用來形容動物。
    【例】肥胖、肥豬、肥肉
  2. 土地腴美的。
    【例】肥沃、肥田
  3. 利益豐厚的。
    【例】肥缺
  4. 農地的營養劑。
    【例】施肥、水肥、有機肥
  5. 書法筆畫粗。
    【例】顏真卿的字肥而不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éi
解釋:
[形]
1.脂肪較多,肌肉豐滿。一般用來形容動物。如:「肥胖」、「肥豬」、「肥肉」。《禮記.禮運》:「膚革充盈,人之肥也。」
2.豐裕充足。《禮記.禮運》:「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
3.腴美。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
4.飽滿。宋.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5.利益豐厚的。如:「肥缺」。
6.衣服寬鬆。如:「袖子太肥了。」
[動]
在田地上施用養料。如:「肥田」。
[名]
1.肥馬。《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乘堅策肥,履絲曳縞。」
2.農地的營養劑。如:「施肥」、「有機肥」。
3.利益。如:「分肥」。
4.人、畜的糞便。如:「水肥」、「堆肥」。
5.姓。如漢代有肥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uî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脂肪較多。一般用來形容動物體形龐大。
  2. [[形] ] 腴美、厚實。
  3. [[形] ] 多脂肪的。
  4. [[名] ] 水肥。
  5. [[名] ] 植物或農地的營養劑,早期多用糞便,現代有化學合成品。
反義詞:
音讀: huî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