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埃匹發尼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piphanius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埃匹發尼斯為西元四世紀時著名的學者。當時他是以反對基督教信仰之哲學化而著稱,有人甚至稱他為「可以嗅覺到異端的獵犬」(the Sleuth-Hound of Heresy)。
  埃匹發尼斯生於西元三一五年,出生地為巴勒斯坦(Palestine),曾在希伯來學校接受教育。埃匹發尼斯相當博學,能說五種語言:希伯來語、敘利亞語、埃及語、希臘語與拉丁語。在其一生的最後三十六年中,一直擔任賽普勒斯(Cyprus)的沙拉米斯(Salamis)地區的主教。
  身為一位修院主義(Monasticism)的學者,埃匹發尼斯以保衛基督教信仰、排斥異端學說為畢生職志。他一直抗拒將基督教信仰加以哲學化的研究,也致力於反對奧瑞金(Origen, 185~254)的神學。他的學問雖然淵博,因缺少批判性,而有些粗疏,不過許多古代有價值的斷簡殘篇,也因他而得以保存下來。
  埃匹發尼斯有兩本爭議性的著作傳世:一是〔錨〕(Ancoratus),企圖為基督教會安放真理的錨;另一則為〔醫藥箱〕(Panarion),希望為各式的錯誤找尋出解救的良方。在後書中,他舉出八十種不同的異端加以駁斥,這也使得他成為當時最著名的異端反對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埃匹發尼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