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元程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ulti-Programming
作者: 莊志洋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多元程式是一項作業系統的技術,使一個以上的程式能同時在電腦系統裡執行。多元程式的達成,主要是利用中央處理單元與輸出輸入系統可以同時各自運作的平行處理能力,以及兩者處理速度的差異。當執行中的程式要對週邊設備作輸出或輸入時,作業系統可以有兩種選擇;(1)停在那裡等輸出輸入做完;(2)暫停此程式的執行權,而另外排一個程式給中央處理單元執行,一旦輸出輸入的工作完成之後,則回復此程式的執行權,以便中央處理單元可以繼續執行此程式。很明顯地,第一種方法會使得中央處理單元在等待輸出輸入處理時遭閒置,如果程式中做輸出輸入的比重很大的話,中央處理單元的利用率將大幅降低。相對地,使用第二種方法則可避免中央處理單元被閒置,進而提高整個系統處理的工作量。
  同時可在電腦中執行的程式數目,並不是無限制的,它取決於可使用的記憶體大小、中央處理單元與週邊設備的速度,至於作業系統本身的效率也是考慮的重點。
  由於應用環境要求的不同與硬體架構的改進,多元程式的處理方式也有些變化;譬如,為了交談式(interactive)的應用,則縮短系統的反應時間(response time);因此,程式不一定是在執行輸出輸入時,才切換到另一個程式,而是在執行過一段時間後,作業系統即得將中央處理單元的使用權移轉給另一個程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多元程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