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高等工業院校(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袁祖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高等工業院校係指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為主要任務的高等院校。自一九五一到一九五三年,大陸地區貫徹「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大學」之方針,因而高等工業院校發展迅速,由一九四九年前的十八所發展到一九五三年的三十八所,一九六○年劇增至四百七十二所,一九六三年減至一百二十所。文化大革命期間,高等工業院校損失嚴重。一九八五年恢復為二百六十二所。在校工科大學生數由一九四九年的三萬人發展到一九五三年的近八萬人,占高校在校生的比率由一九四九年的百分之二六.○二增加到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三七.七。一九六○年,招生人數增加到一十二萬四千,一九六三年減至五萬五千。一九八五年招生人數達二十萬一千,在校生數為五十八萬。一九九一年理工院校達二百八十六所,在校生數七十四萬七千九百四十七人,占在校生總數的百分之三六.六。高等工業院校在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七年曾由教育部制訂統一的教學計畫,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五年實行指導性教學計畫,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五年稱參考性指導計畫。一九八五年後,〔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有制訂教學計畫的權力,因而國家教育委員會不再制訂指導性或參考性教學計畫。目前工業院校各專業的教學計畫極不統一,但一般要參照此前國家教育委員會所制訂的教學計畫。基本情況為;週學時十八至二十二,四年總學時二千五百。公共課、基礎課、技術基礎課學時占總學時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專業課約占百分之十五。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高等工業院校(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