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拉空奈;舞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kon Nai
作者: 戴雅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劇形式。泰國的《Lakon Nai》也叫做《Lakon Fai nai》或《Lakon Phuying》意指「內宮的戲劇」。此舞劇包含了抽象的群舞和舞劇,過去是由國王的后妃和泰國宮廷中的貴族仕女所表演,其組團和指揮是由宮中居高位者,像是皇后或母后來擔任,丑角或禮儀專家是團中唯一的男性表演者。舞者專精於特定的角色,如高尚的男性、高尚的女性、猴子或巨魔。舞劇文本通常由國王或貴族撰寫,由合唱團為啞劇舞蹈唱歌,並由「皮伐特」(piphat)樂團伴奏;然而,表演者也可能會唱自己的台詞。演員訓練中很強調高雅的動作和美好的歌聲。戲劇根據Inao(即Prince Panji,潘吉王子)、《羅摩金》(Ramakien,即Ramayana的泰國版本),當地傳說和《本生譚》(Jataka,佛陀重生的故事)。此高雅的舞蹈是十五世紀時由柬普寨舞蹈所衍生而成,後來同樣影響了緬甸和寮國的舞蹈。十九世紀,在政府藝術部(Department of Fine Arts)管轄下依然持續訓練,有時也在曼谷國家劇院表演。今日,很多表演將此種純女子舞蹈混合了男子類型,如《空》(Khon)。
參照: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Asian Theatr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拉空奈;舞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