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桑馬古威卡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Zamacueca; Cueca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源自西班牙的歌舞,1824年出現在智利,有時被稱為《Sambacueca》,但和非裔巴西的森巴舞無關,在秘魯、阿根廷和玻利維亞都有相似的舞。《桑馬古威卡舞》總是用大調,通常以6/8拍的節奏,舞名常簡稱為《Cueca》,舞蹈動作據說是象徵公雞和母雞,這從觀眾所唱的歌詞中可以發現,此外,cueca之名實來自於clueca ── 母雞孵蛋時所發出的咯咯聲。這支賣弄風騷的舞蹈,舞伴面相對,舞中有追求及逃逸,接近和後退,女孩最終會讓自己被逮住。每位舞者揮舞頭巾,舞的高潮在於觀眾能夠很近地看到舞伴間的競爭;當女孩很快的後退轉身,男子必須在那一瞬間背對女孩,否則將遭所有觀眾取笑。此舞由吉他、鈴鼓和豎琴伴奏,音樂分成兩部份,第二部份會比第一部份來得輕快些。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桑馬古威卡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