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寄生獅子鼻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ugnose Parasitic Ee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Simenchelys parasiticus (Gill, 1879)
形態:
體被細鱗。胸鰭發育完善。吻特短,如獅子鼻。眼小,口裂小,無複合齒。具胸鰭,鰓孔小,喉位,背鰭起點在胸鰭末端稍後方。脊椎骨數115~122。體長約為體高之11倍。肛門約在身體腹部中點,身體短,有尾鰭,體灰色或褐色。
分布:
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海域。
生態習性:
屬全世界溫帶、亞熱帶至熱帶海域之底棲性魚種,棲息深度多在400公尺以上之優勢魚種。本種有咬食大魚肌肉、死魚、或無脊椎動物之習性。不僅在腐屍中有發現,在活體中也曾發現其存在。適合溫度4~7C,在較寒冷地區之淺海即可發現其分布。
利用:
數量頗多,多數與其他深海合鰓鰻(如泥蛇鰻屬與合鰓鰻屬)之棲息分布重疊,但目前並無經濟價值,通常為籠具所捕獲。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亞目:
康吉鰻亞目(Suboder Congroidei)
科:
合鰓鰻科(Family Synaphobranchidae),Cutthroat Eels,Arrowtooth Eels,Pugnose Parasitic Eel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寄生獅子鼻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