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穡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è |
解釋:
[名] 成熟可收割的穀物。《晉書.卷五二.阮种傳》:「如農者之殖磽野,旱年之望豐穡。」 [動] 1.收割穀物。《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2.耕種。漢.桓寬《鹽鐵論.錯弊》:「古之仕者不穡,田者不漁。」 3.愛惜、節儉。《左傳.昭公元年》:「大國省穡而用之,其何實非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相關資料連結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sit
|
解釋:
|
|
同義詞: | 工課、頭路、穡頭 |
音讀: |
sik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成熟可收割之穀物。《說文解字.禾部》:「穡,穀可收曰穡。」《晉書.卷五二.列傳.阮种》:「如農者之殖磽野,旱年之望豐穡。」晉.束皙〈補亡〉詩:「芒芒其稼,參參其穡。」 2. 收割穀物。《詩經.魏風.伐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3. 泛稱農事。《書經.湯誓》:「我后不恤我眾,舍我穡事而割正夏。」漢.桓寬《鹽鐵論.錯弊》:「古之仕者不穡,田者不漁。」 4. 愛惜、節儉。通作「嗇」。《說文解字.禾部》「穡」字清.段玉裁.注:「古多假嗇為穡。」《左傳.昭公元年》:「大國省穡而用之,其何實非命。」《左傳.僖公二十一年》:「貶食省用,務穡勸分。」晉.杜預.注:「穡,儉也。」唐.孔穎達.疏:「穡是愛惜之意,故為儉也。」 |
|
注音: | ㄙㄜ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穡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