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紫綬帶(蘭嶼亞種) - 教育百科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紫綬帶(蘭嶼亞種)
英文名: Terpsiphone atrocaudata periophthalmica
描述:
periophthalmica 亞種的雌雄鳥都有小型羽冠,雄鳥身體背面及胸腹部是閃亮的藍黑色,腹部下方白色,尾下覆羽棕黑色,翼與尾黑色,喙、眼圈鈷藍色,跗蹠黑色至灰藍色,繁殖季兩根中央尾羽極長似飄帶。雌鳥頭、頸、喉部、胸部閃亮黑色,身體背面其它部位紅棕色,兩翼黑褐色帶紅,尾暗褐色,沒有長尾羽。喉部至胸部顏色逐漸變淺,胸部下方污灰色,腹部白色,體側棕褐色,尾下覆羽污白色,喙、眼圈及跗蹠藍色的亮度較雄鳥低。另外在蘭嶼也曾見到中央尾羽不長的雄鳥,以及外形像雌鳥的雄鳥進行繁殖,有些短尾的雄鳥及雌鳥的跗蹠顏色較淺,詳細情形還需要進一步瞭解。亞種 atrocaudata 外形與蘭嶼的亞種 periophthalmica 相近,但是雄鳥背部為紫褐色,雌鳥背部栗褐色,較蘭嶼亞種更紅。
分布:
atrocaudata 亞種在日本及南、北韓繁殖,在東南亞過冬,春秋遷移季節有部分個體會經過台灣、金門及馬祖。periophthalmica 亞種在蘭嶼、及菲律賓北方諸島繁殖,尚不知其過冬地點。台灣分布於離島蘭嶼,本島僅於春秋兩季偶見於海邊的防風林。
作者: 劉小如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