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時命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í mì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mìng
解釋:
1.命運。唐.岑參〈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詩:「時命難自知,功業豈暫忘。」《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大丈夫富貴貧賤,各有時命。」
2.當時政府的命令。《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杜夷》:「夷雖逼時命,亦未嘗朝謁,國有大政,恆就夷諮訪焉。」晉.陸機〈猛虎行〉:「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
3.大國當時或隨時之命。《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小適大有五惡,說其罪戾,請其不足,行其政事,共其職貢,從其時命。不然,則重其幣帛,以賀其福而弔其凶,皆小國之禍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時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