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序位效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rial Position Effect
作者: 丁振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序位效應是指在學習有系列關係的材料時,學習效果會受材料在學習時所處位置的不同而有差異。在系列的學習材料中,最前端和最後端部分的學習效果高於中間部分。例如,記二十個單字時,最前端及最後端的單字最容易記住,而中間的就容易遺忘。當前後兩端的也有遺忘現象,故而前端的遺忘部分稱為初始效應(primacy effect);後端的則稱為時近效應(recency effect)。如果依照材料所處位置及正確回憶的比率繪成座標曲線,則呈兩端高起,中間低平的弓形(見下圖),稱為序位曲線(serial position curve)。造成序位效應的原因可能是記憶的干擾。序列的前端受倒攝抑制的干擾,而後端則受順攝抑制的干擾,至於中間部分則受到兩種抑制的相繼干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序位效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