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斯吉弗舞;斯吉弗舞曲;搖滾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kiffle; Scuffle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風及舞名。一種衍生自美國,爾後在英國以鄉村音樂類型發揚光大的搖滾樂風,各個樂團有自己的風格,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團體,但音樂多半以吉他、手風琴、或曼陀林為主。此類都市舞蹈與舞曲流行於1950年代末,有時使用非正式的樂器如瓦罐、洗衣板等演奏,尤其流行於無產階級,與流動工人舞蹈(Hobo Dance)同性質,但截然不同於鄉村民俗舞蹈;據說源自紐約哈林區之租金派對(rent-party music),用以募租金給房東,而且其舞源自黑人藍調、森巴舞(Samba)與狐步(Fox-trot)。人類學的報告列出一些古怪的標題,例如Barrow Boy Blues、雪人(Snow-Man)、古柯鹼癮(Cocaine Fanny)、可口可樂(Coca-Cola)、Teddy Boys Toddle、肯肯舞(Can-Can)、同性戀舞(Homosexual Hop)、Overtime & Strike、Double Time、Buggle-off Baby!這些都是1957年至1958年間出現的音樂和舞蹈。
參照:
林芳如譯《搖滾樂的藝術》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斯吉弗舞;斯吉弗舞曲;搖滾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