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普埃弗,德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pivor, Denis (1916-)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英國作曲家,生於蘇格蘭柯靈斯頓(Collinston),畢業於倫敦大學醫學系,私人隨哈德利(P. Hadley, 1899-1973),和努斯敦拿(Rowsthorna)學習作曲,早期的音樂風格較為傳統,1961年後轉變為前衛,他對舞蹈極感興趣,經常和「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合作,並在舞蹈雜誌《Dancing Time》中發表文章,與舞蹈有關的作品:《女巫的鏡子》(A Mirror for Witches, 1951),編舞郝娃兒(A. Howard, 1910-1968)。《巴黎君子》(The Goodman of Paris, 1953)為「英國皇家芭蕾舞團」委託。《血婚》(Blood Wedding, 1953),編舞羅德里格士(A. Rodrigues, 1957)。《不會感恩的美女》(La Belle Dame Sans Merci, 1953)。《素達狄斯》(Saudades, 1955),編舞羅德里格士。《葉瑪》(Yerma, 1961),「Sadler`s Wells 基金會」委託。發表文章:五篇討論關於《音樂家在芭蕾中所扮演的角色》(The Musician´s Role in Ballet),刊載於《Dancing Time》雜誌(1959)。
參照: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1980、《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阿普埃弗,德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