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利必有三患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利必有三患」意謂禍福相生,利害相隨;語出〔韓詩外傳.卷七〕:有位住在狐丘地方的老人對孫叔敖說:有三利必有三患--爵位高的人會遭嫉妒,官職大的人會被君主厭惡,俸祿厚的人會被人民怨恨。孫叔敖說:我的爵位愈高,態度就愈謙卑;官職愈大,就愈小心謹慎;俸祿愈厚,施與就愈廣泛。這樣可以避免禍患嗎?老人說:「太好了,不過你所說的,恐怕連堯舜都難以做到呢!」利害本是相對的,所以利之所在,患亦從之,是很明顯的道理。不過人們通常只見其利,不思其患,唯有賢能的人在居於有利的地位時,能夠居安思危,時時警惕自己,才能免於禍患。這種居安思危的心境,就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一樣,如此才不會因爵位高而驕傲,不會因官職大而濫用職權,不會因祿位厚面廣積財富。簡單的說,就是時時刻刻秉持謙遜慷慨之心,如〔詩經.小雅.小宛篇〕所說:「溫溫恭人,如集於木;惴惴小心,如臨於谷」一般。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利必有三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