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忪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一]zhōng[二]sō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ㄓㄥㄓㄨㄥㄏㄞˋㄆㄚ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ㄓㄥㄓㄨㄥㄅㄨˋ」。

注音:
解釋:

ㄒㄧㄥㄙㄨㄥㄏㄞˊㄇㄟˊㄕㄨㄟˋㄒㄧㄥˇ˙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ㄕㄨㄟˋㄧㄢˇㄒㄧㄥㄙ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ng
解釋:
  1. 心跳驚恐。
    【例】怔忪
注音:
漢語拼音: sōng
解釋:
  1. →惺忪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ng
解釋:
[形]
心跳驚恐。《玉篇.心部》:「忪,心動不定,驚也。」
注音:
漢語拼音: sōng
解釋:
參見「惺忪」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ㄓㄨㄥ

心跳驚恐。《玉篇.心部》:「忪,心動不定,驚也。」唐.黃滔〈代陳蠲謝崔侍郎啟〉:「怔忪莫寧,惶惑無已。」

㈡ㄙㄨㄥ

「惺忪」:

 ⑴清醒、睡醒。宋.潘汾〈玉蝴蝶.睡起日高鶯囀〉詞:「醉眼羞抬,嬌困猶自未惺忪。」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二○齣:「不隄防你後花園閒夢銃,不分明再不惺忪,睡臨侵打不起頭梢重。」

 ⑵形容聲音輕快悅耳。宋.晏幾道〈醜奴兒.日高庭院楊花轉〉詞:「鶯語惺忪,似笑金屏昨夜空。」

※或作「惺鬆」。

注音: ㈠ㄓㄨㄥ ㈡ㄙ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