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墯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12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du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ò
解釋:
[動]
墜落、掉落。《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仰視飛鳶跕跕墯水中。」
[形]
懈怠、懶散。《新唐書.卷一六九.韋貫之傳》:「有司弛墯不力,正可黜慢官,懲不恪,擇可任者繕完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ㄨㄛˋ

1.墜落、掉落。《龍龕手鑑.土部》:「墯,落也。」《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仰視飛鳶跕跕墯水中。」《幼學瓊林.卷三.器用類》:「漢孟敏常墯甑不顧,知其無益;宋太祖謂犯法有劍,正欲立威。」

2.懈怠、懶散。《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疏廣》:「今復增益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墯耳。」《新唐書.卷一六九.列傳.韋貫之》:「有司弛墯不力,正可黜慢官,懲不恪,擇可任者繕完之。」

⇒作「」形時,為@A00816

㈡ㄏㄨㄟ
作「」形時,為@A00816

注音: ㈠ㄉㄨㄛˋ ㈡ㄏㄨ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墯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