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薜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ì l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薜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ì lì |
解釋:
1.植物名。桑科榕屬,常綠蔓莖灌木。葉橢圓,花細而隱於花托中。果實浸出的黏液可製造涼粉及清涼飲料。可入藥。也稱為「木蓮」。 2.餓鬼。譯自胡語。佛教六道之一。這類眾生由於過去世所造的惡業,招致投生為餓鬼,常處在極度飢餓的狀態。《放光般若經》卷三:「我當為泥犁、薜荔中罪人所受苦痛,我當為眾生代受無央數劫苦痛。」也稱為「餓鬼」。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薜荔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Ficus pumila L. 科名:桑科Moraceae 中名:薜荔 植物型:攀緣藤本 其它:雌雄異株。 |
|
知識 1: 淺綠色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薜荔 | |
中文門名: | 種子植物門 |
生態分布: | 大陸 |
生活型: | 木植藤木 |
中文科名: | 桑科 |
拉丁界名: | 植物界 |
拉丁種小名: | pumila |
中文綱名: | 雙子葉植物綱 |
紀錄類別: |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
果種類: | 隱花果 |
拉丁科名: | Moraceae |
植物等級: | 原生 |
拉丁門名: | SPERMATOPHYTA |
學域-大分類: |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
拉丁屬名: | Ficus |
中文界名: | Plantae |
保育等級: | 普遍 |
葉種類: | 單葉 |
拉丁綱名: | DICOTYLEDON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薜荔 |
英文名: | Ficus pumila pumila |
描述: 攀緣藤本。葉革質,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鈍,側脈5對。雌雄異株。隱花果呈倒圓錐球形,寬4 cm,上半部有白色斑點,熟時暗紫色。 |
|
分布: |
|
作者: | 楊遠波, 劉和義, 呂勝由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