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向國際標準組織建議的一種控制字元和圖形字元的標準代碼。是由七個資料位元及一個奇偶核對位元組成,用於資料處理、通信系統和相關設備間的資訊交換之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ASCII
作者: 林猷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一組七位元的二進位編碼用來表示阿拉伯數字,英文字母,和一些特殊字元以及控制字元。下圖為ASCII碼及其所代表之符號。
  
此為一般標準7bits ASCII碼,另有一組8bits ASCII碼是在標準ASCII碼外再加上PC字型碼共二五六個字元。
  在早期的電腦系統中,對於數字、文字以及各種符號和控制碼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表示法,各種不同的系統間資料無法互換。所以美國國家標準局制訂的這套標準碼,以統一電腦系統的內碼表示法,使不同類型的系統能夠交換彼此間的資料,方便資訊的傳播。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美國資訊交換標準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