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步數據傳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參【同步傳輸】(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步數據傳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Synchronous Data Transmission
作者: 張來喜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步數據傳輸係一種較具效率的數據傳輸技巧,其方法是將欲傳送的整個資料(Data),前後用數個稱為同步字元(Synchronization Character)的符號包裝起來(此同步字元用以告知接收端予以開始接收的警示),一齊傳送給接收端,而接收端收到這些同步字元之後,便知準備接收欲傳送之資料,同時根據在接收資料之後的該同步字元,便可判定是此接收作業的結尾。不像在非同步數據傳輸中,每傳送一個字元,必須在該字元之前安插一起始(Start)比次(Bit),同時在該字元之後再安插一個終止(Stop)比次,此起始、終止比次對整個通信內容(即資料)係為多餘,只不過用它來識別一個字元的開始、結尾而已,顯然在效率上顯遜於同步數據傳輸技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步數據傳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