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整理檔案八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詠仁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整理檔案八法為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家陳垣(1880-1971)於1929年為故宮博物院文獻館提出的整理明檔案的8種方法。具體內容是:
  (一)分類。按檔案的種類畫分。又分為兩種方法:一是以檔案的形式(如紙樣格式、長短大小、不同顏色、整本或散頁等)為分類標準;二是以檔案的書寫文字(如漢文、滿文、蒙文等)為分類標準。
  (二)分年。檔案分類之後,再按年度區分;同一年度的文件再按月日集中。
  (三)分部。按檔案形成之衙署分類。如兵部的文件歸兵部,禮部的文件歸禮部,等等。
  (四)分省。將屬於不同省分的文件歸於各省類。如報銷冊檔案即按此法分類。
  (五)分人。將各省督撫的文件按各督撫人員分類。如雍正硃批諭旨即按所批示的具體督撫人員分類。
  (六)分事。凡有關同一事由的文件歸為一類。如乾隆時纂修四庫全書的文件,接待英國使臣的文件等等。
  (七)摘由。在檔案分類的基礎上,對每一件文件寫出內容摘要。
  (八)編目。按部署、人員、省分、事由等方面,編成若干總目,以便於檢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整理檔案八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