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曲線迴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rvilinear Regression
作者: 余民寧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多元迴歸分析中,當資料顯示自變項與依變項間不是呈直線關係時,若繼續使用直線迴歸(linear regression),很可能無法真正解釋資料間的關聯性,這時,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方式的迴歸模式,如非直線迴歸。
  一般而言,非直線模式可以分成兩種類別:(1)原本就是直線模式(intrinsically linear model);(2)原本就是非直線模式(intrinsically nonlinear model)。
  第一種模式是指迴歸參數是呈直線關係的,但自變項本身卻呈非直線關係的模式,這類非直線模式經過轉換後,可以將自變項簡化成直線模式,因此得名。而常用的轉換(transformation)方式有:針對自變項取次方(powers)、取對數(logarithms)、開根號(square roots),或取倒數(reciprocals)等,經過轉換成直線模式後,仍然可以使用最小平方法(least squares)求解多元迴歸方程式的迴歸參數值。第二種模式是指迴歸參數原本就是呈非直線關係的,因此無法將自變項加以任何形式的轉換,所以,最小平方法無法適用在這種非直線迴歸方程式中求解迴歸參數值,而需要採用專門適用非直線模式的估計方法,如對數形迴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或曲線適配法(curve fitting method)。
  此處曲線迴歸是指可以將非直線關係的自變項,轉換成直線關係的迴歸方程式,通常都是以多項式方程式(polynomial equation)來表示,如:
  
  其中,x12即為x1自變項的二次方,x1x2是自變項x1和x2的交叉乘積項,代表兩個變項間之交互作用。經過轉換後,上式例子可以化成:
  
  其中,x3=x12,x4=x1x2。所以,轉換後仍然可使用最小平方法求上式迴歸係數b0,b1,b2,b3和b4。具有上述這種可以轉換特性的非直線迴歸模式,即為曲線迴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曲線迴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