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木鼓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u Ku Wu
作者: 劉金吾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佤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雙江、耿馬、鎮康等縣佤族聚居區。木鼓是佤族崇拜之物,視為通天鼓、通神器,也是財富的象徵。過去每個村寨都設有專門的木鼓房,每年十二月都要製作木鼓,並視為全村寨最隆重的大事。木鼓製成後,要舉行上架儀式試敲木鼓,此時全村男女老少盛裝打扮,蜂擁而來,木鼓房前猶如鬧市,大家圍成圓圈,合著鼓點起舞。1958年前,有的佤族地區,還保留著砍頭祭的原始習俗,每年春播前和秋收前都要獵頭,獵到頭後,在木鼓房供奉十多日,這期間要在木鼓房前跳《迎頭舞》、《供頭舞》、《剽牛舞》等,以此祈求五穀豐登、山寨興旺。1958年後,取消了砍頭祭這一習俗,也解除了《木鼓舞》的神秘色彩,不僅祭祀時由祭司打木鼓,平時節日集會,豐收喜慶大家都可打木鼓。人們合著木鼓聲歡樂起舞,並由佤族舞蹈工作者加工改編後搬上舞台表演。他們緊緊把握木鼓響是山寨興旺的象徵,這一主題,表現佤族山寨五穀豐登、人畜安康、興旺發達的喜慶和歡樂。咚咚的木鼓聲伴著激昂奔放粗獷的舞蹈,較好地表現阿佤山的發達興旺和佤族的性格特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木鼓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