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束縛結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strained structure
作者: 蔡益超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如圖1所示之結構,如欲以勁度法(stiffness method)求解,而勁度法係以不等於零的節點位移為變數,因此本平面結構唯一的變數為B點的轉角,以D表示。利用勁度法求解時,吾人先將此自由度固定,即令為零,因此需將B端變為固定端,如圖2所示,此結構稱為束縛結構。此時B端引致的彎矩Ap=-qL2/12。其中,L為梁長;q為作用在梁上的均佈載重強度。
  B端如欲產生單位轉角,所須施加的彎矩為S,如圖3所示,其值為4EI/L,EI為梁之撓曲剛度,因此欲產生D單位轉角須施加4EID/L的彎矩。將此二部分疊加起來,作用在B點的彎矩應為(-qL2/12)+(4EID/L)。事實上,B端為鉸接,彎矩應為零,即:
  
  可解得:
  
  吾人其後可進一步計算反力Ra等一些結果,而將結構之內力完全了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束縛結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