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椎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ㄠㄐㄧˊ˙ㄉㄜㄑㄧˋㄐㄩˋㄖㄨˊ:「ㄊㄧㄝˇㄓㄨㄟ」、「ㄇㄨˋㄓㄨㄟ」。
  2. ㄉㄚˇㄐㄧˊㄖㄨˊ:「ㄓㄨㄟㄕㄚ」、「ㄓㄨㄟㄐㄧˊ」。
  3. ㄐㄧˇㄓㄨㄟㄍㄨˇㄍㄡˋㄔㄥˊㄐㄧˇㄓㄨˋ˙ㄉㄜㄒㄧㄠˇㄍㄨˇㄍㄨㄥˋㄦˋㄕˊㄙˋㄎㄨ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椎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ī
解釋:
  1. 敲打東西的器具。
    【例】鐵椎
  2. 敲擊、搥打。
    【例】椎心泣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ī
解釋:
[名]
1.敲打東西的器具。如:「鐵椎」。《淮南子.說林》:「椎固有柄,不能自椓」。
2.脊椎骨。參見「椎骨」條。
[動]
搥打、敲擊。《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椎殺晉鄙。」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形]
樸實笨拙。明.方孝孺〈與采苓先生書〉:「某質性椎鈍,學不篤專,行能無所可取。」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í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ㄓㄨㄟ
[名]❶敲打東西的器具。如:「鐵椎」。淮南子.說林:「椎固有柄,不能自椓」。
❷脊椎骨。見「椎骨」。
※椎骨:
構成脊柱的小骨。中間為大孔,椎孔相連成一長管,由脊髓通過,共二十四枚。亦稱為「脊椎骨」。

[動]搥打、敲擊。史記.卷七十七.魏公子傳:「椎殺晉鄙。」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輒奮擊折人手足,椎釜鬲甕盎盈道上」

[形]樸實笨拙。明.方孝孺.與采苓先生書:「某質性椎鈍,學不篤專,行能無所可取。」

㈡(又音)ㄔㄨㄟˊ
㈠之又音。

注音: ㈠ㄓㄨㄟ ㈡(又音)ㄔㄨㄟ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椎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