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魚卵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ish Roe Poisoning, Ichthyootoxism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誤食卵毒性魚類之卵子或卵巢所引起的中毒症。致病魚種多,如臺灣石 (Acrossocheilus paradoxus)、鯉魚、鯰魚、梭子魚、鮭魚、鱒魚等淡水魚及某些鹽水魚,歐、亞、北美均有病例報告。毒素主要分布於卵子或卵巢,為一種磷脂蛋白(dinoguenellin),加熱只能破壞部分毒性。潛伏期約1~6小時,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絞痛、口苦、極度口渴、倦怠、耳鳴、胸悶、頭痛、眩暈、體溫升高、出汗、畏冷、散瞳等腸胃及神經症狀。多在數天內恢復,少數嚴重者可有呼吸衰竭、低血壓、痙孿及死亡。預防方法為避免食用魚類之卵或卵巢,特別是在魚類的繁殖季節。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魚卵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