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斯普蘭島鯊或斯普蘭汀烏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hining Anternshar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Etmopterus splendidus (Yano, 1988)
形態:
由吻端至第一背鰭硬棘之距離,遠短於由第一背鰭硬棘至尾鰭上葉起點之距離;尾鰭短,短於頭長;軀幹側面之皮齒非常小,棘狀,末端稍彎曲,皮齒冠錐狀。軀幹皮齒呈縱向規則排列,特別是於兩背鰭之間及第二背鰭與尾鰭上葉起點之間最為明顯,而兩眼眶間之頭部背側、腹部及腹鰭上方之暗色帶區則作不規則之排列。體背及各鰭呈淡紫黑色,腹鰭上方之翼斑及尾鰭附近之3處暗斑呈不明顯之淡藍黑色;翼斑向前延伸部分窄而向後之部分則較寬。
分布:
西太平洋之日本沿海及台灣東北部海域均可發現其蹤跡。
生態習性:
目前為止對本種的瞭解極為有限,只知其為底棲性種類,卵胎生。
利用:
可由底拖網漁獲,是小型的種類之一,經濟價值不高,漁獲通常提供為養殖用餌料。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首綱: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亞綱: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目:
角鯊目或棘鮫目(Order Squaliformes),Dogfish Sharks
科:
鎧鯊科(Family Dalatiidae),Sleeper Shark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斯普蘭島鯊或斯普蘭汀烏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