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化糞池 - 教育百科
ˋ
ˋ
ˊ
  • 漢語拼音 huà fèn chí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 fèn chí
解釋:
  1. 用以分離每戶家庭汙水中的固體,進行厭氧分解,水液部分再經氧化或直接排出的處理裝置。
    【例】化糞池需要定期清理,以免阻塞不通。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化糞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à fèn chí
解釋:
用以分離個別家庭汙水中的固體,進行厭氧分解,水液部分再經氧化或直接排出的處理裝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化糞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ptic Tank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目前我們家庭所普遍設置的化糞池如同一座小型的水肥處理廠,有腐熱、消化、殺菌的利用。依據我國建築技術規則設計施工篇規定,凡有居室之建築物,樓地板面積達30m2以上者,應設置廁所。並規定沖洗式廁所,除依衛生下水道法令規定,將污水排至衛生下水道或集中處理者外,應設化糞池,並排至有出口之溝渠。台灣地區諸都市污水下水道亟待建設,故大都市新建居室及公共廳舍,幾乎都建置化糞池。又依建築技術規則設備篇之規定,化糞池應具有以下之功能:(1)化糞池之設置區域在都市計劃實施地區且經指定為重要地區,若使用人數為100人以下,則其生化需氧量去除率須達65%以上,化糞池排出水5天20℃之生化需氧量須在90毫克/公升以下;若使用人數為101人至500人,則其生化需氧量去除率須達70%以上,化糞池排出水5天20℃之生化需氧量須在60毫克/公升以下;若使用人數在500人以上,則其生化需氧量去除率須達85%以上,化糞池排出水5天20℃之生化需氧量須在30毫克/公升以下。(2)其他地區,則其生化需氧量去除率須達55%以上,化糞池排出水5天20℃之生化需氧量須在120毫克/公升以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化糞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