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纚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19
  • 總筆畫 25
  • 漢語拼音 sh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ǐ
解釋:
[名]
古代用來包頭髮的絲織品。《說文解字.糸部》:「纚,冠織也。」《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漢.鄭玄.注:「纚,今之幘梁也,終充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之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ㄕˇ

1. 古代用以包覆頭髮之絲織品。《說文解字.糸部》:「纚,冠織也。」《儀禮.士冠禮》:「緇纚,廣終幅、長六尺。」漢.鄭玄.注:「纚,今之幘梁也,終充也。纚一幅長六尺,足以韜髮而結之矣。」《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江充》:「充衣紗縠襌衣,曲裾後垂交輸,冠襌纚步搖冠,飛翮之纓。」

2. 連屬、接續。《集韻.上聲.紙韻》:「纚,連也。」《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華榱璧璫,輦道纚屬,步檐周流,長途中宿。」《文選.卷一一.賦.何晏.景福殿賦》:「其奧秘則蘙蔽曖昧,髣拂退概,若幽星之纚連也。」唐.李善.注:「纚,相連之貌。」

㈡ㄌㄧˊ

1. 繫、綁。《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前祝融使舉麾兮,纚朱鳥以承旗。」唐.李賢.注:「纚,繫也。」

2. 繩索。《集韻.平聲.支韻》:「纚,緌也。」《正字通.糸部》:「纚,索類。」《詩經.小雅.采菽》:「汎汎楊舟,紼纚維之。」

注音: ㈠ㄕˇ ㈡ㄌ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纚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