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聲洩,音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oustic emission
作者: 郭茂坤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構件在受力過程,因內部出現損傷(如:裂縫生成、裂縫擴展、差排移動…等),使得構件內部應力因而突然改變,並以應力波形式快速釋放應變能的現象,稱為聲洩。利用聲洩訊號,可對構件進行即線(on-line)損傷過程監測,此種技術稱為聲洩技術(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即線監測與全程監測,為聲洩技術之最大特點;非破壞檢測中常用的其他超音波方法,大多是於檢測時主動發出訊號,而由所量得之(經過構件內部反射、散射後)訊號,以判斷構件內部損傷之性質,因此只能用於損傷已存在之事後檢測,而非即線監測,且不易得知損傷產生之過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聲洩,音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