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竹夫人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zhú fū ré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ú fū rén
解釋:
古時消暑的器具。由光滑精細的竹皮編製成長圓形的竹籠,籠長大約五尺,徑寬五、六寸,一端有底,一端開口,可置於床席間,可憩臂休膝,作用如今天的抱枕。四周有空隙,可吸收汗水,亦可加入薄荷葉、梔子花等鮮花香草,具有清神怡情的效果。宋.蘇軾〈送竹几與謝秀才〉詩:「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醒世恆言.卷二三.金海陵縱欲亡身》:「待這標緻人來,替夫人搿一搿,也強如冬天用湯婆子,夏天用竹夫人。」也稱為「百花娘子」、「抱節君」、「青奴」、「竹姬」、「竹夾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竹夫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