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庬 - 教育百科
庬 |
|
- 部首 广
- 部首外筆畫 7畫
- 總筆畫 10畫
- 漢語拼音 pángmángmě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ěng |
解釋:
[形] 混沌不分的樣子。如:「庬澒」。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áng |
解釋:
[形] 豐厚。通「厖」。《詩經.商頌.長發》:「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庬,何天之龍。」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áng |
解釋:
[形] 大。通「厖」、「龐」。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ㄥˇ 混沌不清貌。《集韻.上聲.董韻》:「庬,庬澒,未分之象,通作濛。」漢.張衡〈思玄賦〉:「踰庬鴻於宕冥兮,貫倒景而高厲。」 ㈡ㄇㄤˊ 1.大。同「厖」。《四聲篇海.广部》:「庬,大也。」 2.厚重。同「厖」。《楚辭.屈原.九章.惜往日》:「心純庬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宋.洪興祖.補注:「庬,厚也。」 3.色雜不純。通「尨」。宋.劉恕《資治通鑑外紀.卷四.周紀二.惠王》:「以庬衣純,而玦之以金銑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 ㈢ㄆㄤˊ,ㄇㄤˊ之又音。 |
|
注音: | ㈠ㄇㄥˇ ㈡ㄇㄤˊ ㈢(又音)ㄆㄤ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庬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