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蒟蒻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jǔ ru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ǔ ruò
解釋:
  1. 植物名。天南星科蒟蒻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於中國大陸各地。地下有球莖,地上莖長六十至七十公分。葉為掌狀複葉,夏日開紫褐色花,肉穗花序。球莖可供食用、製澱粉及糊料,亦可製成利尿劑及緩和藥。
    【例】蒟蒻是素食中常用來代替魷魚的食物。 △蒻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蒟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ǔ ruò
解釋:
植物名。天南星科蒟蒻屬,多年生草本。原產華南、華西至中南半島,地上莖高六十至一百五十公分。葉三全裂,第一次裂片具長柄,二歧分裂,並再次二回羽狀或二歧分裂,小裂片長橢圓形。夏日,從老莖上生花,肉穗花序,佛焰苞漏斗狀,外部蒼綠色,具紫斑,邊緣及內部紫紅色,肉穗比佛焰苞長一倍,上部巨大如棒狀。球莖可供食用、製澱粉及糊料,亦可製成利尿劑及緩和藥。也稱為「蒻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蒟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