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環境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vironmentalism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境主義是對於整體環境的意識及關心,其來源主要是針對工業革命引起的污染及土地問題,進而關連至資本主義的經濟系統。因此在古典社會學理論中則探討到三種相關論述;馬克斯以階級來做為環境及社會辯證關係的重點,並且為激進範型的代表者;韋伯以權利為重點來代表自由範型;涂爾幹則以文化為重點來代表保守範型。由此種古典「環境主義」的探討為基礎,1970年以來則有更多的論述,例如以新環境範型:(認為人只是萬物的一支,科技非萬能,天人合一,成長有極限等),來替代舊有的成長範型。並再由新環境範型出發來分析三種環境主義的組成:公共環境主義、組織/自願環境主義及機構環境主義。另由政治角度探討了三種環境主義:左翼、右翼及中間路線。不管對於環境主義的不同分類,以下幾點皆為各家所認同:
  (1)環境主義為一種社會力;(2)環境主義為一種生活方式;(3)環境主義有改革的內涵;(4)環境主義是一種永續生存的手段。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