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乃由廣義角度探討環境與資源系統與人類經濟社會系統之間的相對關係,不但研究人類經濟社會的行為對資源系統的影響,同時也研究人類經濟社會系統面對資源系統變遷的反應,如此可深入了解環境與資源危機之嚴重性,接著,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更進一步探討環境與資源危機之有效率的解決對策,因此,環境與資源經濟學之研究有助於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時之應變能力,乃至事先預防迴避危機之發生。
  環境與資源經濟學之研究重點隨著人類的危機意識演變而有所改變,如在早期以農業經濟為主的社會,經濟學家重視土地、水資源、森林、魚產等自然資源之研究;1960與1970年代由於能源與資源耗竭危機之發生,能源與資源經濟學之研究受到重視;1970與1980年代的環境污染問題促成環境污染防治經濟學之研究;1980與1990年代的全球變遷問題與生態及物種滅絕的危機更擴展了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的研究空間;近十年隨著「永續發展」概念之形成與日受重視,永續發展與經濟成長之研究將為未來之一重要研究趨勢。但由於過去的農業生產、糧食、能源、環境污染等危機永無法解除,因此在未來,上述各老課題仍將為環境與資源經濟學之研究重點,也就是環境與資源經濟學的研究空閒將日益擴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環境與資源經濟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