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薯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òu shǔ |
解釋:
植物名。豆科豆薯屬,藤本。地下生有肉質球形或紡綞形大塊根,像甘薯狀,薯肉白色,味甜多汁,富含養分,可以生吃。蔓莖甚長,葉三出,互生。九月時葉腋抽出長花梗,總狀花序密生紫紅色蝶形花。莢果扁平線狀,長十公分,寬一點二公分,有毛,種子紅褐色,約十粒,近扁圓形,有毒,種子油可製殺蟲劑。也稱為「涼薯」、「沙薯」。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豆薯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豆薯 |
英文名: | Pachyrhizus erosus |
描述: 攀緣性藤本,被倒伏毛。頂小葉寬菱形,長5-13 cm,寬6-16 cm,先端漸尖,上半部多少寬齒牙緣。花白色或紫色。莢果長6-16 cm,縫線處加厚。 |
|
分布: 全島低海拔山區栽培及逸出種。</p> |
|
作者: | 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