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足跡 - 教育百科
生 | |
態 | |
足 | |
跡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cological Footprints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1994年Rees and Wackernagel提出一種以「土地面積」為衡量單位的容受力(Carrying Capacity)方式,以克服傳統容受力分析方式以「人口數」為衡量單位的限制。「生態足跡」強調容受力分析應由全球性思考,跨越地區性的限制。生態足跡分析方法假設每一種能源、物質的消耗與廢棄物產出,皆需要一塊特定的土地或水域提供生產力或涵容能力。加總某區域內特定人口之能量物質消費與涵容所產出之廢棄物所需要的土地及水域面積,便代表該地區的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s)。 藉由生態足跡的分析,可以了解在現今消費水準下,一地區內的人口,需要生態體系中多少生產性土地與水域面積才足以維持其生存。生態足跡的分析也可以適用於「永續性」的評估系統上,例如我們可以計算貿易的生態足跡大小,以反映一地區實際容受力與自其地區挪用容受力(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的大小。同樣地,他們也可以將一地區中平均每人的生態足跡大小與目前的「公平的地球分配量(Fair Earthshare)」相較,以了解其生活方式是否合乎永續性的需求。所謂「公平的地球分配量」是指每人在地球上可分配到的生態生產性土地的數量。一地區的生態足跡並非固定不變,會隨這人口數、所得、當代價值觀、社會文化因素及技術狀態的變動而變動。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態足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