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疊紋類比全像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ire analogy holodiagram
作者: 章明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全像圖解法(參見 holodiagram)是由 N. Abramson 為描述與評估全像攝影與全像攝影干涉術而發展出的一種圖解方法,他也引入疊紋類比技巧於全像圖解中,對於如剛體移動和轉動等簡單運動,由全像攝影干涉術所產生的條紋型式的預測,有相當大的成效,這種技巧稱為疊紋類比全像圖。
  由於全像圖解中的基本全像圖係由代表照物光束光程為常數時物體點軌跡組成的一系列同心橢圓體,相鄰橢圓體對應差值為二分之一波長的光程,當使用兩張具有相同橢圓線的透明片疊合時,其中一張代表第一次曝光的條紋訊息,另一張則沿適當的方向移動或旋轉等,而可代表第二次曝光的條紋訊息,兩張透明片疊合後所形成的疊紋條紋即可顯示由全像攝影干涉術量測相關運動所產生的位移條紋型式,故可由這種疊紋類比技巧預測和了解全像攝影干涉術所攝得條紋的訊息。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疊紋類比全像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