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疝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
解釋:
  1. →疝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
解釋:
參見「疝氣」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心腹氣痛之病。《說文解字.疒部》:「疝,腹痛也。」漢.劉熙《釋名.釋疾病》:「心痛曰疝,疝,詵也,氣詵詵然上而痛也。」《漢書.卷三○.藝文志》:「《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唐.顏師古.注:「疝,心腹氣病。」

2.陰腫之病。漢.劉熙《釋名.釋疾病》:「陰腫曰隤,氣下隤也。又曰疝。」

3.「疝氣」:泛指體腔內容物不正常向外突出之病症。多伴有氣痛症狀,故稱為「疝氣」。有鼠蹊部疝氣、腹部疝氣、臍部疝氣、睪丸疝氣等。亦稱為「串氣」。《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列傳.倉公》:「脈來難者,疝氣之客於膀胱也。」《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這位縣官因早起著了些涼,忽然犯了疝氣。」

注音: ㄕ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疝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