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EUC碼 - 教育百科
E
U
C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xtended UNIX codes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國際標準ISO2022資訊處理七位和八位編碼字元集模型描述的代碼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EUC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EUC Code
作者: 蕭夢梅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EUC碼全稱為End Use Check Code,為通用漢字交換碼的一種,用在中文資訊之處理上。
  EUC碼的內碼採用2與4位元組(Byte Code)並存,此碼是一種資料架構,可由使用者逕行編碼應用。
  EUC碼由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委託工業資訊策進會利用CHINIX系統與蘭亭中文系統統合擴編而成,首先應用在資策會統合研發的SEED系統上,為一套標準的中文Unix系統。EUC碼編碼原則如下:
  (一)文字之選擇以教育部公布的「國字標準字體表」的字集為基準。
  (二)以2個位元組為字碼單位,以16進位制之文數字表示,再根據使用的頻率及範圍分別編排於各個字面。
  (三)符合CNS5205及CNS7654國際資訊傳輸所使用之標準通信規則。
  (四)涵蓋常用之外語字母及一般特殊文字、符號。
  此碼係以教育部頒訂的4個字集表的字集為範圍,包括常用字、次常用字、罕用字及異體字共有48,228個中文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EUC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