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箠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huí chǔ |
解釋:
1.用以責打刑犯之木杖。《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其次關木索,被箠楚受辱。」唐.李善.注:「以之笞人,同谓之箠楚。箠、楚,皆杖木之名也。」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四四.事物類》:「獄具:桎梏、拲、鐐、檻車、枷、鎖、箠楚、縲絏。」 2.古代一種用木杖、竹板等杖打的刑罰。《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韓延壽》:「後吏無追捕之苦,民無箠楚之憂。」後泛指責打、拷打。《三國志.魏書.卷二三.楊俊傳》:「本郡王象,少孤特,為人僕隸,年十七八,見使牧羊而私讀書,因被箠楚。」《醒世姻緣》第七二回:「他只說周龍皋合他有賬,整日箠楚,陸續也不知打過了幾萬。」也作「捶楚」、「棰楚」。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箠楚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