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屜子 - 教育百科
ˋ
˙
  • 漢語拼音 tì z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ì zi
解釋:
  1. 成套而大小相等,可以一層層整齊疊起來的扁平盛器。
    【例】蒸籠屜子
  2. 裝在床上、椅上或窗上用來隔層,且可以取下的片狀物。一般用棕繩、藤皮、鋼絲等編成。
    【例】大掃除時,媽媽將窗戶上的屜子一片片拿下來清洗。 △屜兒
  3. 器物所附的匣子,可以推入或拉出,並能存放東西。
    【例】她將屜子鎖上,以防東西被偷。 △屜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屜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ì zi
解釋:
1.成套而大小相等,可以一層層整齊疊起來的扁平盛器。如:「蒸籠屜子」。
2.裝在床上、椅上或窗上用來隔層,且可以取下的片狀物。一般用棕繩、藤皮、鋼絲等編成。《紅樓夢》第二五回:「一時下了窗子,隔著紗屜子,向外看的真切。」也作「屜兒」。
3.器物所附的匣子,可以推入或拉出,並能存放東西。也稱為「屜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屜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