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便了 - 教育百科
便
ˋ
ˇ
  • 漢語拼音 biàn liǎ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iàn liǎo
解釋:
1.就是了。語末助詞。表示決定、允諾或讓步的語意。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小衙內云:『這百姓每刁潑,拏那金鎚來打他娘。』百姓云:『老爺不要打,我每再添上些便了。』」《水滸傳》第五九回:「宿太尉道:『不爭你將了御香等物去,明日事露,須連累下官。』宋江道:『太尉回京,都推在宋江身上便了。』」
2.奴僕代稱。漢代王褒有一僮僕名喚「便了」,後遂用為奴僕代稱。宋.楊萬里〈答戸部王少愚侍郎書〉:「去秋專遣便了走淮上,致奠於樞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便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