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用手臂攏住、合抱。如:「摟抱」、「摟肩」、「摟腰」。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óu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ōu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ǒ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óu |
解釋:
[動] 攏合、牽聚。《說文解字.手部》:「摟,曳聚也。」《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ōu |
解釋:
[動] 1.把散在面前的東西聚攏過來。如:「待我把這些穀子摟一摟。」 2.把衣服提挽起來。如:「他把下襬一摟,擺個金雞獨立的架式。」 3.搜刮。如:「像你這種摟線法,我不敢領教。」 4.招徠。如:「摟攬」、「摟生意」。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lǒu |
解釋:
[動] 用手臂攏抱著。《孟子.告子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紅樓夢》第四○回:「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相關資料連結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ㄡˊ 攏合、牽聚。《說文解字.手部》:「摟,曳、聚也。」《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 ㈡ㄌㄡ 1. 將散開的東西聚攏起來。如:「待我把這些穀子摟一摟。」《水滸傳》第三八回:「李逵也不答應他,便就地下擄了銀子,又搶了別人賭的十來兩銀子,都摟在布衫兜裏。」 2. 撩、挽。如:「摟起衣袖」。《金瓶梅》第一九回:「婦人一面摟起裙子,坐在身上,噙酒哺在他口裡。」《紅樓夢》第八三回:「紫鵑又把鐲子連袖子輕輕的摟起,不叫壓住了脈息。」 3. 搜刮。如:「貪官汙吏只顧摟錢,不管人民生計。」 4. 招徠。如:「摟攬」、「摟生意」。 ㈢ㄌㄡˇ 用手圍抱。《孟子.告子下》:「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紅樓夢》第四○回:「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裡,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 |
|
注音: | ㈠ㄌㄡˊ ㈡ㄌㄡ ㈢ㄌㄡ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摟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