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堲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7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燒土作磚,附於棺木的四周。《禮記.檀弓上》:「夏后氏堲周。」
2.厭惡、痛恨。《書經.舜典》:「帝曰:『龍!朕堲讒說殄行,震驚朕師。』」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ㄘˋ

以土鋪墊道路。《說文解字.土部》:「堲,以土增大道上。」

㈡ㄐㄧˊ

1. 厭惡、痛恨。《說文解字.土部》:「堲,《虞書》曰:『龍!朕堲讒說殄行。』堲,疾惡也。」清.段玉裁.注:「謂堲即疾之假借。」《廣韻.入聲.職韻》:「堲,疾也。」《書經.舜典》:「帝曰:『龍!朕堲讒說殄行,震驚朕師。』」漢.孔安國.注:「即疾。……言我疾讒說絕君子之行。」

2. 燒土作磚,附於棺木四周。《禮記.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漢.鄭玄.注:「火熟曰堲,燒土冶以周於棺也。」

3. 火之餘燼,蠟燭之灰燼。《集韻.入聲.質韻》:「堲,一曰燭燼。」《管子.弟子職》:「左手秉燭,右手折堲。」

注音: ㈠ㄘˋ ㈡ㄐ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