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肉脯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ròu f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òu fǔ
解釋:
1.用肉類焙乾製成的絲絨狀食品。如:「豬肉脯」、「牛肉脯」。《三國志.卷九.魏書.諸夏侯曹傳.曹眞》:「初不知乏糧,甚懷踧踖。令致米一百斛,并肉脯、鹽豉、大豆。」
2.人體。《南史.卷三二.列傳.張邵》:「於海中遇風,終無懼色。方詠曰:『乾魚自可還其本鄉,肉脯復何為者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肉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肉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bah-póo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肉干。用肉類焙乾製造而成的片狀食品。
同義詞: 肉乾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肉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肉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