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歌舞者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ouryakari
作者: 廖幸嫻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角色名。保加利亞新年慶典上的歌舞者,帶隊的是來自每個村莊的少男(Mont-zec)及少女(Mom-mei),按照慣例,有舞蹈、吟誦、及魔法儀式;其中有些和英國新年期間的類似。每位男生都帶著裝飾有紅色緞帶和舊幣的樹枝,上面則是索亞(Sourya,太陽神)的形象。在新年來到之前,大家都不必工作,並要禁食齋戒。訂婚少女要製作一種叫普拉提(platiy)的蛋糕,在裡頭放入各種植物的根或嫩芽,象徵:房子、磨坊、葡萄園、馬匹、母雞、貓等等,用來表示家庭財產。烹調之前,將一個大的舊銀幣,巴布克-昂得(babk-and)放入其中,銀幣上以交叉十字狀綁上一條紅絲線,象徵財富(fortune,又可譯為幸運)。全家圍著一張名為帕拉里亞(paralya)的圓桌,在節日蛋糕周圍還有乾燥蔬菜,玉米,點燃的細蠟燭以及香爐。儀式舞蹈要由一家之首來跳。他按照一定的步伐踩踏著,先繞三個圓圈,再走四方位(four quarters),而祈願及有節奏的吟唱則同時進行著。此時燭火仍點亮著;接著是切蛋糕,切下的部分用來占星。午夜時分,年輕人成對、手持火炬遊行,沿路歌舞著拜訪友朋,朋友們則回報以禮物;直到破曉時分,他們才各自回家。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歌舞者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